青年研究的非青年化与非学科化走向
将青年研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的发展历程以及问题现状与80 年代以来青年话语的变迁联系起来,一方面勾画出了中国学术研究长期以来受制于主流意识形态,未能形成独立的学术人格和规范,而今面对市场的冲击无力做出回应的典型病状; 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学术研究如果脱离了社会文化的变迁,就不能找到其真正的动因,而青年研究与时下青年自身话语之间的脱节,也说明了青年研究在范式上需要做出调整、在话语模式上需要进行转换的迫切要求。
范式变革和话语转换只能用来解决青年研究中两种传统和两种话语之间的纠结,而青年研究的未来想要走出自己的空间,还需要终结目前对青年概念赋予的难以承载的负担以及对青年研究学科化的过度焦虑,彻底走向非青年化和非学科化。
非青年化的含义并非不以青年为研究对象,而是指改变关于青年的传统概念和角色,将青年还原为普通大众群体而非政治符号。且不论这种政治化的青年在80 年代是否真的完全走向衰微,至少在80 年代末已经出现了以崔健和王朔为代表的通俗青年文化,他们作品中所表达出来的对于承载了过重负担的青年角色的厌倦,已经非常明显。此后的流行文化更多地表达了传统的“落后青年”而非“进步青年”的情绪和心态,因此不是被斥为“颓废”、就是被斥为“反叛”。尤其到了90 年代之后,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冲击,使得传统意义上的“角色青年”已经消失殆尽,青年们崇拜的偶像也从传统意义上的承载着社会责任和期待的英雄、劳模、科学家等等,变成了明星、老板、成功者。
特别是21 世纪以来,社会结构转型以及全球化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不安全感和残酷的竞争压力,使得年轻人虽然在家庭中作为独生子女享受到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重重关爱,但在社会上却第一次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被忽略的弱势群体。这种青年角色和地位的转换,可以从30 年来青年话语的变迁轨迹得到印证,网络时代青年文化的空前膨胀,以及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无厘头反抗、草根化和平民化的特性、充满娱乐和反叛精神的形式等等,都是现代青年人真实境况的反映。
首先需要将青年在中国社会以及既往研究中特殊的政治符号含义还原成现实中活生生的一个年龄群体。他们既不是麻烦的制造者,也不是某个理想和事业的接班人,而是为了应对转型社会和全球化风险、为了走出学校走出家门进入社会、为了迎接与父辈完全不同的未知生活而做准备的无助而执着的一群年轻人。与主流社会建构的被寄予了厚望的青年角色不同,他们只想在生活中扮演他们自己。虽然青年归根到底难以逃脱被社会文化建构的命运,但是至少他们自己可以越来越多地参与这种建构本身。
其次,青年研究的非青年化,意味着对青年状况的多元化和异质性的尊重。青年并不单单是成年人的反叛者,还可以是成年人的领路者; 他们也不仅仅是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而且也是大众流行文化的主导者。青年人与主流社会之间的话语权之争,正在呈现出多元的结果。同时,处在不同
社会结构和情境中的青年,他们的命运会因环境不同而截然不同。因此青年概念本身所具有的相对性、动态性和多样性,也应该在青年研究中体现出来。
再次,青年研究的非青年化,还将带给我们崭新的视野和传统。脱下了政治角色外衣的中国青年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有了更多与世界青年相通的境遇,也给青年研究提供了国际对话的基础。例如青年文化对于社会主流文化秩序的反叛和挑战、青年作为成年转型期在教育、就业、婚恋等过程中经历的困惑和挫折、年轻人与成年人或老一辈之间从文化价值、利益分配到话语权的冲突、以及全球化风险时代青年人面对的自我实现和身份认同方面的问题等等,都可以从海外青年研究中得到借鉴和启示。非学科化的含义就是在青年研究中淡化学科意识或者学科化情结,既不为了将青年研究纳入某种学科建制或建立一种可接受的知识体系而费心论证或焦虑,也不刻意反对青年研究学者之间共同体或者研究范式的形成和构建。30 年来国内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虽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但至少树立了研究者的规范化意识,形成了几经起落而所剩有限的共同体圈子,也积累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成果和讨论话题。然而这些年的经验也表明,一个研究领域的合法性,并不在于它是否学科化,而在于它的研究是否遵循学术界的通行规则、研究成果是否能够获得同行的认可、是否能够解释某些社会现象等等,也就是所谓规范性、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事实上,近些年来青年研究学者队伍中越来越多青年学生和学者的加入,已经给这一领域带来了转机的机会。这些年轻学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受到了良好的规范化训练,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价值取向使他们不会受制于青年研究中意识形态传统的束缚,也多半没有什么学科化的理想和情结,只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专长选择了某些与青年相关主题的研究,使用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也五花八门、来自各个不同学科和领域。他们甚至从未将自己的研究纳入所谓“青年研究”的行列,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做出让学术界和青年研究界认可的研究成果。
因此学科化在某种意义上反而可能成为研究的桎梏,而青年研究的非学科化,也可以理解为青年研究的跨学科性加上自由松散的共同体,它提供了一种开放的视野与可能性,是让青年研究从既有的传统束缚和狭窄的研究取向中解放出来的重要一步。青年研究的非学科化意味着青年研究不再局限于对青年群体和所谓青年问题的研究,而是扩展为从不同学科视角探讨青年与社会之间变动的关系,也就是通过淡化青年研究的学科性,把它消融在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的跨学科动态研究之中。这样就把青年研究与社会研究融合起来,拓展了国内素来对青年研究的褊狭理解。与此同时,青年研究的非学科化也意味着对所有的学科、理论和方法开放,不用试图寻找任何赋予特权的方法论或者学科优先权,其结果必然带来研究范式上真正的多元化。
事实上,非学科化或者多学科、跨学科的特点,也是海外青年研究的共同现状。这种特点虽然使青年研究富于变动而充满争议,难以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经典,但是却为青年研究的发展带来无限的可能性。总之,国内青年研究想要走出不景气的现状,除了需要时刻关注青年话语的变迁,将青年视为解读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视角和研究路径,还需要将青年研究自身放在社会科学的学术大背景中来检讨,建立自身与各种知识传统之间的关联。因此青年研究需要放弃建立独立学科的幻想,逐步由学科化走向问题化、由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换句话说,当研究者不再煞费苦心试图建立独立的青年研究学科之时,也就是青年研究真正走向学术化和成熟化并在学术市场站稳脚跟之日。青年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通过青年自己的声音了解青年,还在于要通过青年问题和青年眼光看社会,这样才能使得这个领域的研究虽然表面上多彩纷呈,却始终不会远离学术焦点、也不会远离社会焦点。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